根据常州市“牵手成长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吸引更多的自然人、法人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助学活动,更好的改善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2018年常州市“牵手成长计划”助学项目方案要点如下:
一、助学范围与对象:
1.在常州大市各中小学正式就读且家庭经济困难(原则上在国家政策资助学生范围内)。
2.获班级和学校推荐且品学兼优。
3.所有学生都需由捐赠人自愿结对助学。
二、助学标准:当年成功结对获助的学生,小学和初中每生1000元/生,高中1500元/生。
三、人数和资金:全年预计资助中小学生680人左右,其中高中生200人,初中生320人,小学生160人。资金总额为80万元左右。
四、操作步骤:
(一)下发通知。常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常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在媒体公开项目信息并通过有关渠道下发工作通知至相关辖市区和学校。
(二)学校推报。学校在本校经过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过的学生中进行考察、推荐,主要考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品德、学习态度、成绩等方面,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优先推荐家庭经济更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助学负责人指导符合条件且意愿申助的学生本人和家长填写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编制的申请审批表。往年参与过此项目的学生无需操作此步骤,只需要在当年的《学生成长发展情况记录表》中明确是否继续申请,然后由市资助管理中心直接实施步骤(四)。
(三)汇总上报。各校各区汇总经核实符合条件的学生情况上报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四)牵线助学。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将学生信息推介(或往年已助学生成长情况反馈)给自愿参与本项目的自然人、法人和社会组织,由他们确定各自当年的结对助学对象后将相应的助学款项汇入常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指定账户。
(五)确认反馈。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将确认定向捐助的信息集体反馈到学校。
(六)现场传递。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充分考虑保护受助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举办一年一度的现场爱心传递活动,事先邀请所有捐赠者尽量到场。到现场参与活动的捐赠代表亲手将助学金给结对学生,不到现场的则由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代为发放。
(七)成长跟踪及反馈。所有受助学生在次年此项目实施前填写一年一度的《学生成长发展情况记录表》,学校收齐后在指定时间前交到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反馈给相应的捐赠者,作为申请下一年此项目助学金的依据。
常州市“牵手成长计划”项目管理委员会
2018年1月